貴州三都縣“產蛋崖” 近10年產石蛋5枚
石頭
也能生蛋?這幾乎是天方夜譚,但在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有一壁石崖上有多個石窩,其中有一個石窩每隔30年就會有與恐龍蛋相似的
石蛋
自動脫落,千百年來這一座山崖不停地生出
石蛋
來。7月5日,三都縣旅遊局向媒體披露:從1999年以來至今10年間,這壁
產蛋崖
已經產出
石蛋
5枚,目前還有一枚進入了“預產期”。
“
產蛋崖
”位於三都縣三合鎮姑魯寨背面的登趕山上,這座山很奇特,滿山綠樹成蔭,芳草萋萋,唯獨山腰上裸露出一塊崖壁,更奇怪的是,這塊崖壁每隔三十年就會自動脫落出一些與恐龍蛋相似的
石蛋
,因此當地人都習慣把它叫做
產蛋崖
。這塊崖壁長20多米,高6米,表面極不平整,在高處,幾塊巨大而尖利的岩石橫亙著,極為險峻。而
石蛋
就在相對凹進去的崖壁上安靜地孕育著,有的剛剛露頭,有的已經生出了一半,有的已經發育成熟眼看就要與山體分離。據村裏的老人介紹,同一個凹進去的石窩每相隔30年就會產出一枚
石蛋
,產蛋崖上有很多個會產蛋的石窩。
緊靠
石頭下蛋
的
產蛋崖
而居的姑魯寨,是三都縣一個典型的水族村寨,自從一千年前水族的一支遷入至今,這個村寨也已歷經了千年的風雨。水族人房子一樣、衣著一樣、生活方式都一樣,而唯獨姑魯寨還有一個其他水族村寨所沒有的特點,就是各家各戶幾乎都收藏著從
石頭下蛋
的
產蛋崖
上生出來的
石蛋
。
2005年的統計顯示,在姑魯寨125戶人家中,一共保存著100多顆
石蛋
。可是,後來由於
石頭下蛋
的“名聲”遠播後,許多外地客商慕名來到這裡高價收購,帶走了不少珍品
石蛋
。
7月5日,三都縣旅遊局有關人士向新聞媒體披露說:千百年來,這些神秘的
石頭
不停地孕育出生,源源不絕。從1999年到2009年這10年間,姑魯寨的
石頭下蛋
的
產蛋崖
分別於1999年3月、2003年5月、2005年6月、2007年3月、2009年1月產出
石頭
一共5枚。三都縣旅遊局局長楊勝佳還向記者介紹說,目前產蛋崖上有一枚
石頭
已經搖搖欲墜了,進入了“預產期”,這期間如果有遊客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守候的話,說不定還可以親眼看見
石頭下蛋
的這真實一幕。
石頭下蛋 產蛋崖
引用自:
貴州三都縣“產蛋崖” 近10年產石蛋5枚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石頭能“下蛋”——神秘的貴州“產蛋崖”
在貴州三都縣“
產蛋崖
”景區,大大小小的“
石蛋
”錯落有致地鑲嵌在陡崖上。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縣有一處奇特的地質景觀——“
產蛋崖
”,每隔數十年就會掉落出一些與恐龍蛋外形相似的“
石蛋
”,當地百姓稱為“
石頭下蛋
”。
的
產蛋崖
長20多米、高6米,表面極不平整,近百枚“
石蛋
”錯落有致地鑲嵌在陡崖上,直徑約30-60釐米,最重的達300餘公斤。
石頭下蛋
的
產蛋崖
成因至今尚無定論,有專家推測其形成於五億年前,由碳酸鈣分子在特定化學作用下漸漸凝聚在一起結核而成。隨著億萬年的地質運動,這些“
石蛋
”暴露於地表,最終因風化和流水侵蝕的作用而逐漸從崖壁上脫落。
石頭下蛋 產蛋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