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長假後遺症

長假後遺症 - 「長假後遺症」的症狀


漫長的假期結束,玩樂過後,你會否擔心孩子難以把興高采烈的心情「平伏」下 來?不少家長可能曾經在假期後,遇到子女賴床、不願意上課、容易發脾氣的情況出現。其實,這些都是「長假後遺症」的症狀,持續或惡化的症狀有 機會嚴重影響 子女的學習態度、表現或情緒。要有效防止子女出現「長假後遺症」並不困難,只要家長每次於放假時為子女安排得宜,自然可以「有備無患」!



長 假後遺症





1. 學生放了一個長假,會出現什麼問題呢?

學生在長假後有機會出現的問題可分為生理、心理及行為三個層面:


(1)生理上會容易失眠、疲倦、胃口欠佳等;

(2)心理上會容易緊張及焦慮、情緒容易激動和發怒;

(3)行為上會出現賴床、不願意上課,或上課精神不能集中、打瞌睡等情況。


2. 為何會這樣?

(1)這些症狀統稱為「長假後遺症」,但這並非一種病態,而是經過長假後衍生出一些負面的情緒或心理狀況。

(2) 由於長假期間,學生的生活模式與上學期間的模式存有很大的差異,如上學時,學生會有較多時間進行與學業相關的活動,但在長假期間,他們會花較 多時間進行一 些休閒或娛樂的活動。加上在放假期間,學生的生理時鐘會被打亂,如睡眠不足、飲食不定時等,換句話說,學生在放假前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會被假期 打亂;在假期 後他們又要突然恢復原狀,有學生可能一下子未能適應,而出現「長假後遺症」。



長假後遺症


3. 什麼年級學生、什麼學生最容易出現問題或較為嚴重?

不能說某一特定年 級的學生較易出現問題,反而可以說通常學習動機、責任感及自律性低的學生會有較大機會出現「長假後遺症」。由於這些「三低」的學生未必明白上 學的原因,對 於上學沒有太大的目標感,影響其學習動機,令他們未能意識自己作為學生的責任。一般自律性低的學生,一向已難做到自動自覺起床上學、在上課時 自我提醒作出 應有的表現等,故此,自律性低的學生便更容易出現「長假後遺症」,出現不願上學或未能集中精神上堂等情況。


4. 長假後遺症有何對策、解決方法?

基本上可分為短期和長期的對策,方法如下:


短期的治標方法

(1)避免安排旅遊活動在假期最後數天進行,這樣會令孩子的心情難以平復。

(2)家長在假期時不應過份放縱孩子,讓他們養成沒有規律的「遲睡遲起」習慣,家長可為孩子訂立適當的起床及睡覺時間,特別在假期的最後數 天,家長應為孩子設下心理緩衝期,逐步將孩子的作息及活動時間調整至平日上學的狀態。

(3) 放長假時,家長可與孩子進行一些與學習相關的活動。這並不一定與課本有關,可以是讓孩子學習獨立及計劃等的活動。例如在外遊時,家長可讓孩子 先行瞭解旅行 目的地的詳細資料,如在網上找尋其天氣狀況、地理位置、時差及交通接駁等資料,甚至讓他們協助計劃行程。孩子的參與能令他們感到自己是整個旅 程的一份子, 增加其投入感,同時培養他們的處事能力及責任感。



長假後遺症


長期的治本方法

(1)加強個人的責任感及自律性:不少父母因為疼愛孩子,往 往每事出手相助、親力親為,但這有可能阻礙了孩子的成長。家長其實可根據孩子的年紀,評估他們的能力,讓孩子自己完成簡單的任務,如收拾書 包、床鋪及刷牙 等,不要「搶」著來做。家長無需過份擔心孩子做不來,並應採取開放的態度,嘗試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。

(2)確立自己的工作/學習動機:與孩子協商,一起訂立目標,例如共同計劃完成功課及溫習的時間表。這些目標不宜太高或太低,並需帶有一定 的挑戰性,令孩子在達到後獲得成功感,激發及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。

(3)平日在生活/學習上要取得平衡:緊記勿讓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。如果在平日的生活習慣上已取得平衡和適當的休息,可避免孩子過份重視長 假期的來臨,亦不致上學與假期的轉接做成太大的落差而出現「長假後遺症」的症狀。


長假後遺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ffee8 的頭像
    coffee8

    fb事件簿

    coffee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